倉泵輸送(濃相)堵管原因及處理辦法
發(fā)布時間:
2020-02-19
1 正壓濃相小倉泵的工作過程
圖1為正壓濃相小倉泵的結構示意圖。
態(tài),進氣閥和出料閥關閉,倉泵內無壓力,粉煤灰進入倉泵。當倉泵內灰位高至與料位計探頭接觸時,料位計發(fā)出料滿信號。在控制系統(tǒng)作用下,自動關閉進料閥,進料結束。
1.2 充壓流化過程
進氣閥打開,壓縮空氣通過流化盤均勻進入倉泵,倉泵內飛灰充分流態(tài)化(保證初期的灰氣混和的均勻性,灰粒的碰撞、磨損、降低其粒徑,提高表面光滑度),同時壓力升高。當壓力升高至雙壓表設定的上限值時,充壓階段結束。
1.3 輸送過程
壓力升至壓力上限,出料閥打開,氣灰混合物通過出料閥進入輸灰管道,輸至灰?guī)?。當倉泵內飛灰輸送完畢后,管路阻力下降,倉泵內壓力降低。當倉泵壓力降至壓力下限值時,輸送階段結束。
1.4 吹掃階段
進氣閥和出料閥仍然保持開啟狀態(tài),吹掃倉泵及輸灰管道內的殘余灰,以利于下次輸送。也可說吹掃過程是對輸送過程的補充。吹掃過程按時間設定,吹掃結束后,關閉進氣閥,延時關閉出料閥,泄掉余壓,然后打開進料閥,倉泵恢復到進料狀態(tài)。
圖1 濃相小倉泵結構示意圖
2 堵管的判斷及其影響因素
2.1 堵管現(xiàn)象的判斷
在輸送氣灰混合物的過程中,在設定的輸送時間內,倉泵雙壓力表未達到下限值,控制系統(tǒng)則判斷為堵管,自動關閉進氣閥、出料閥。
2.2 堵管的原因
2.2.1 系統(tǒng)參數(shù)設定的影響
倉泵壓力下限值的設定較為重要,一般設定為:倉泵輸送的壓力加上0.01~0.03 MPa,若下限值設定較高,則必須加長吹掃時間給予補充,避免管道中殘余灰對下一次輸灰或其它倉泵造成影響。倉泵壓力上限值設定為倉泵實際輸送過程中的壓力加上0.02~0.04 MPa。上限壓力設值過高,出料閥打開瞬間,初速過高,阻力增大,易造成堵管。
2.2.2 氣源的影響
(1) 氣源壓力
不夠氣源壓力必須克服倉泵的阻力、提升的高度、管道的阻力以及灰?guī)斓膲毫?,如果壓頭不夠,則容易發(fā)生堵管。
(2) 氣量不足
氣量不足,使灰氣比增大,輸送濃度過大,造成管道阻力增大,易發(fā)生堵管。
(3) 氣源帶油、帶水
氣源帶油主要原因:空壓機擋油環(huán)老化、型號不配套。對于螺桿空壓機主要原因在于油氣分離器濾網漏或堵塞。
氣源帶水的原因:空壓機冷卻器泄漏、自動排污器失靈,儲氣罐未定期排污,干燥塔動作失靈(A、B塔不切換),干燥劑未按期更換。此外,干燥器或冷卻器除水效率下降,會造成空氣中含水量增大,使空氣露點溫度升高。若在天氣寒冷的地方,容易使空氣結露。
氣源帶油、帶水,會使灰粒相互黏結,流動阻力驟增,造成堵管。所以發(fā)現(xiàn)氣源帶油、帶水時,應立即停止倉泵運行,停止空壓機運行,打開空壓機的排氣門進行檢查,若發(fā)現(xiàn)有油或水排出,應關閉其出口門,按照上述原因,進行消缺。即迅速打開儲氣罐排污門,利用管道中的殘余氣體將油或水帶走,再開啟備用空壓機對管道充壓,然后重復前面的過程,直至排出純凈空氣為止。投入倉泵運行前要對全部管路進行吹掃。
2.2.3 灰源影響
(1) 沉降灰
沉降灰是指煙氣經過未投運的電除塵時,一部分重力大于煙氣浮力而降落于灰斗的灰。包括鍋爐點火階段煤油混燒沉降的灰和電除塵故障停運后沉降的灰。
電除塵故障停運后沉降的灰一般顆粒粗大,表面粗糙,造成輸送事故概率增加。煤油混燒灰粘性大,在輸送過程中,灰粒逐漸沉降,易發(fā)生堵管。此時應設法降低灰氣比。調整的方法是:
①改進料時間,控制進入倉泵的灰量約為倉泵體積的1/3為宜;
②在輸送管道加設一道垂直橫向沖擊飛灰的氣管,降低灰的濃度。
(2) 灰溫低
粉煤灰的表面有很多孔隙和裂縫,孔隙率最大可達60%~70%。這種結構,對水的吸附作用很強。在灰溫低時,粘附在飛灰表面的SO3氣體及水蒸汽等,容易結露,使灰的粘性增加,內摩擦增大,流動性差,流動阻力增大,造成堵管。
2.2.4 管道泄漏的影響
正壓濃相輸灰系統(tǒng)的輸灰管道除彎頭外均可采用無縫鋼管。因輸灰管內的輸灰流速平均在8~12 m/s。長期運行后,會使輸灰管道磨損而泄漏,造成泄漏點后部因壓頭降低而發(fā)生堵管。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 直管段的接合處。為了補償管道熱脹冷縮,一般直管段的連接使用密封膠圈及卡環(huán)。安裝過程中密封圈錯位、卡環(huán)受管道輸灰的震動而松動,造成泄漏;同時若兩直管對接錯位,會造成后面的管道嚴重磨損,加劇管道泄漏。
(2) 彎頭部位在運行過程中,逐漸磨損泄漏。
(3) 卸灰門關閉不嚴,造成泄壓短路。
由于管道及卸灰門的泄漏均會使管道泄漏點處的壓頭降低,造成泄漏點后部灰的推力不足,導致堵管。如果泄漏大,從表計上反應不出,所以應特別注意。
2.2.5 倉泵本體故障的影響
(1) 流化室泄漏
流化室主要使進氣沿流化板較均勻的進入倉泵, 使灰氣混合均勻,實現(xiàn)單位體積濃度接近平均值。 如流化室泄漏、進氣速度加快、灰氣混合程度較差,進入輸灰管道后,在管道中各處阻力相差大,造成流速不穩(wěn)定,當某一處的灰的濃度大,而使阻力大于對其的作用力時,就發(fā)生堵管。所以流化板應該定期檢查更換。
(2) 硬密封抽板式出料閥行程調整有誤
如果抽板式出料閥的抽板行程調整不當,出現(xiàn)抽板口徑與管道內徑錯位,在灰的輸送過程中,因嚴重節(jié)流, 造成輸灰管道內的壓力不足而引起堵管。常表現(xiàn)為在同一輸送管的其它倉泵運行正常,而該倉泵在調整進料時間后,仍連續(xù)發(fā)生堵管。如果蝶形閥或半球閥轉動角度較小,也會造成管道節(jié)流,使管內壓力減小,而發(fā)生堵管。
(3) 出料管口與流化板間距過大
灰在灰管中的輸送,主要靠倉泵與管道的壓差以及進氣的流化攜帶。如進氣口與流化板的距離過大,灰不能得到進氣很好的流化,便進入輸灰管道,就會造成濃度過大,發(fā)生堵管。一般進氣口與流化板的距離為20~50 mm。輸送距離較長時取小值,輸送距離較短時取大值。
2.2.6 灰?guī)斓挠绊?/span>
(1) 進灰電動門行程調整不當或操作錯誤進灰電動門行程調整不當會造成阻力過大,引起堵管。所以應即時校正好行程,而操作錯誤主要表現(xiàn)在倒庫時誤關或先關后開。
(2) 滿庫
進灰量大于卸灰量是造成灰?guī)鞚M庫的原因。當灰?guī)鞚M灰時,多余的灰就會堵塞在管中發(fā)生堵管。
(3) 袋式除塵器故障
因袋式除塵器消灰裝置失靈,造成排氣量減小,庫壓升高,使倉泵與灰?guī)靿翰罱档?,壓頭不足而堵管。所以定期檢查清灰裝置,并確定袋式除塵器的壓差不超過1 176 Pa,或定期(一年)更換布袋。
2.2.7 熱工表計的影響
(1) 料位計故障
目前一般倉泵使用的料位計皆是音叉式料位計,準確性較高,但對該料位計的調整較為重要。如調得過于靈敏,會造成倉泵進灰量過少;如靈敏度調得不夠,則造成倉泵進灰過多,使倉泵內流化空間減少,灰的濃度比較大,容易發(fā)生堵管。
倉泵的進灰量由時間繼電器與料位計控制。為了實現(xiàn)輸灰量最大化,從節(jié)能和降耗等角度考慮,優(yōu)先選擇料位控制, 所以料位計的準確性就顯得較重要了,調整時應由料位計發(fā)出延時信號,5 s后,若信號仍存在,則關閉進料閥。在下灰正常的情況下,計算料滿時間,然后整定時間控制為:料滿時間加30~60 s。
(2) 雙壓力表故障
倉泵上的雙壓力表在整個運行控制過程中起到十分關鍵的作用,它的正常與否,直接影響系統(tǒng)的運行和故障的判斷。在流化過程中,該壓力表限制其上限壓力,同時控制出料閥的開啟;在輸送過程中,監(jiān)視輸送中的壓力變化,表明管中飛灰輸送的狀態(tài)是否穩(wěn)定連續(xù)運行;當管道壓力降低到下限值時,輸送過程結束,自動進入吹掃時間。因此雙壓力表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到閥門的開停。
雙壓力表常見故障?。?/span>①未到設定上限,出料閥動作,影響流化效果;②未到下限,輸送過程結束,造成管道內積灰,影響同輸送管的其它倉泵的輸送;③因接點電壓為24 V(現(xiàn)基本改為220 V),接點易受環(huán)境影響而失靈;④接點起弧碳化,接觸不良。
2.2.8 其它影響
(1) 出料閥、密封圈材質不合理。
(2) 出料閥選型不合理?!〕R姷某隽祥y有插板式硬密封出料閥、插板式軟密封出料閥、半球式出料閥、軟密封的蝶型閥、硬密封的蝶形閥等,它們各有各的優(yōu)缺點,推薦使用插板式軟密封閥。
(3) 輸灰管道設計不合理
①輸灰管道的爬坡和彎道過多,影響了管道中灰的流態(tài)穩(wěn)定。
②出料閥與輸灰管道之間距離過長,當同一輸送管的其它倉泵輸灰時,會造成該管道內積灰過多。
(4) 鍋爐三管泄漏的影響
鍋爐三管泄漏造成灰的水份增大,一旦灰溫低,煙氣容易結露,使輸送阻力增大,發(fā)生堵管。
3 假堵管的判斷與處理
3.1 假堵管的判斷
假堵管主要是指在輸送氣灰混合物的過程中,倉泵壓力表壓力達到上限值時,出料閥未打開,灰未能輸出。此時倉泵壓力繼續(xù)升高,而在規(guī)定時間內不可能達到下限值,控制系統(tǒng)則判斷為堵管。
3.2 出料閥未開啟的原因
(1) 控制氣源壓力過低,無法推動氣缸內活塞運動,從而未能帶動出料閥抽板;
(2) 出料閥抽板與密封圈間隙過小,摩擦阻力過大;
(3) 氣缸活塞密封不好,造成氣缸內無壓差;
(4) 控制氣源管道泄漏,壓力不夠;
(5) 電磁閥失靈。
3.3 假堵管的處理方法
(1) 調整三聯(lián)件控制壓力,一般三聯(lián)件壓力設定在0.35 MPa左右為宜;
(2) 調整出料閥密封圈的墊圈,使控制氣源為0.25 MPa時出料閥能開關。安裝時必須注意閥門開關方向一定要正確;
(3) 更換氣缸活塞的密封圈;
(4) 更換泄漏的控制氣源管;
(5) 更換失靈的電磁閥。
相關新聞